西南金融

理论探讨

  • 数据要素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基于公共数据开放的准自然实验

    王桂虎;赵依雯;苏占才;

    本文采用2009—2022年民营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公共数据开放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并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公共数据开放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绩效和改善生产效率三个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高新技术行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及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为地方政府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以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和经验启示。

    2025年07期 No.528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 汇率稳定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徐子桐;何颖;陈文武;

    本文梳理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系统探究汇率稳定性对主权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提炼关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启示。本文从国际经验的共性特征入手,基于八个主要国际货币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局部投影法考察不同货币汇率升值和汇率波动对其货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汇率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国际支付份额,但对美元和欧元这类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货币作用有限。汇率波动对国际支付份额具有负向制约作用。(2)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同时受到汇率升值的正向影响及汇率波动的负向影响,汇率波动上显现出“影响程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2025年07期 No.528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1K]
  • 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能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吗?

    王晗;郝海霞;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规划,是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关系联结视角,本文选取2007—2020年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股投资产业基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或风险投资机构(简称PE/VC)共设产业基金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的企业,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的企业在设立之后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提升;相比于国有企业或中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或大规模企业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更能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拓展性研究发现,与PE/VC共设产业基金不仅能帮助企业获取专业化技术人才,还能帮助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其他主体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协同创新,而且与高声誉PE/VC共设产业基金更能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2025年07期 No.528 2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观察思考

  • “十五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陈涛;杨桾;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在质量和效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公司治理、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十五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展望“十五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来自国际、国内、企业自身等各个层面的复杂形势和发展阻力,需要进行综合研判和系统谋划,在此基础上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顺应全球经济发展大势,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以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为抓手,探索新的增长模式;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以数智化思维和理念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2025年07期 No.528 3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 中国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实践模式、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多案例分析

    李立清;喻明;

    随着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医养结合服务被广泛认为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服务链理论,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传输—需求”多层分析框架,借助多个典型案例呈现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五种实践模式,归纳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侧、传输侧与需求侧的现存问题,进而探寻服务链下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提升路径:供给侧需加快医养共管部门设计,明晰主体职责边界,凝聚医养结合资源;传输侧需形成“多元、均等、多样、灵活”的服务传输理念,打破信息壁垒;需求侧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筑牢身心健康屏障,积极反馈医养需求。

    2025年07期 No.528 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银行管理

  • 中小银行股东监管:现状、困境与制度完善

    邓秀媛;魏涵昳;杜锦怡;

    中小银行因数量众多且风险集聚的显著特征,其监管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挑战。强化股东监管作为提升中小银行监管效能的关键着力点,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小银行股东股权现状,并通过现行法律法规梳理中小银行股东监管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监管实践中存在的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监管处罚力度有限、股东行为监管滞后、部分股东履职能力欠缺、监管协同尚需提升等现实困境,并针对性提出中小银行股东监管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深化中小银行治理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2025年07期 No.528 6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 中小银行混改的内在逻辑、国际经验与对策研究

    罗仪;许坤;薛寒忆;

    中小银行混改是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制度创新,是民营资本布局金融领域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下困扰中小银行发展的历史原因。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小银行亟需深化防风险促增长的改革。本文基于中小银行混改的基本事实和制度特征,系统全面总结了民营资本参与城商行股权改制的现实逻辑与动因、主要表现和经验,从融资便利、追求超额利润、监管套利和友好型公司治理等方面解释了中小银行混改的内在逻辑,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银行股权管理经验,从外部监管、内部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中小银行民营股权管理的对策建议。

    2025年07期 No.528 7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保险园地

  •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防控及分类监管研究

    罗琰;张子玥;

    保险业是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系统重要性属性逐渐引起各界对其系统性风险的重新思考。本文基于保险业分类监管新趋势,厘清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内涵,深入分析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而阐述了分类监管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痛点,最后提出化解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分类监管建议。

    2025年07期 No.528 8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3K]
  • 下载本期数据